【导语】在江铃股份富山工厂,智能制造与绿色发展的完美融合,树立了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转型的成功典范。这一切的背后,离不开领航者曾发发的卓越贡献。作为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,他凭借创新引领、质量为先、精益管理和人才深培,不仅推动了工厂的智能化与绿色化转型,更为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宝贵的“江铃实践”。

江铃汽车曾发发:在“智造”中锻铸“赣鄱先锋”本色

在江铃股份富山工厂,这座获得国家工信部双料认证——“智能制造示范工厂”与“国家绿色工厂”的工厂里,无数人看到了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转型的成功样本。这份成功背后,离不开一位始终奋战在“智造”一线的领航者——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曾发发。作为2025年度“新时代赣鄱先锋”的获得者,曾发发在24年的职业生涯中,把专业优势发挥到极致,斩获第四届江西省井冈质量奖个人奖、南昌市市长质量奖个人奖、中国质量协会全国现场管理推进先进工作者、福特全球安全总裁奖等重量级荣誉。

创新引领,打造“智造”标杆

“智能化与绿色化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双引擎。”在制造业智能化与绿色化转型的浪潮中,曾发发的目光始终紧盯着制造业的未来图景。他主导建设的江铃股份富山工厂,正是这幅图景的坚实底座。

在这里,99%的智能化程度并非冰冷的数字,而是曾发发团队突破“智能柔性模块化产线”难题后点燃的引擎。在涂装柔性生产系统中,行业首创的自适应模块化车身输送系统,赋予了生产线前所未有的“柔性”——它能依据不同订单和环境工况,自动调整滑橇组合应用,能满足上千种车身型号、22 种车身颜色的全自动生产。智能视觉技术与先进算法如同敏锐的“眼睛”和“大脑”,不仅实现了生产过程的精准控制,更驱动设备预测性维护和全过程智能防错,从根本上保障了高效稳定的产出。效益是最好的证明:轻卡产能提升1.8倍,节约轻卡新线及厂房投入超3亿元。

这份智能的底色,被曾发发及其团队赋予了鲜明的绿意。通过系统性部署——优化生产工艺、升级关键设备、建立能源管理系统、深挖废弃物循环利用潜能——智能工厂同步蜕变成为环保典范。制造端单车碳排放显著降低42%,公司绿色电力使用比例攀升至25%以上,让“国家绿色工厂”的称号实至名归。

质量为先,筑牢品质基石

当一座座奖杯接踵而至——第四届南昌市市长质量奖、第四届江西省井冈质量奖......曾发发看到的不仅是荣誉,更是沉甸甸的责任和锚定“质量领先”的坚定航向。2017年,曾发发主导制定了“质量领先”战略屋,并推行“前期-投产-量产-服务”全价值链的质量管理体系。

“江铃始终坚持长期主义,坚持质量领先战略不动摇”,曾发发说,质量是江铃的核心竞争力。技术的创新成为稳步提升质量的“加速器”。曾发发带领团队成功融合AI模型与工业检测机理,打造了一套贯穿零件总成到整车下线全流程的智能化检测系统。这套系统如同高精度的“智造显微镜”,通过智能视觉识别与大数据分析,精确捕捉生产过程中的每一处质量波动,将问题阻断在最前端。

这份对精密的执着追求,也延伸至材料与工艺的攻坚。曾发发在团队的支持下,快速攻克铝板车身制造技术难点,成功将这项突破应用于福特烈马车型,使其车身铝材应用面积达到62% 的领先水平。技术的厚积薄发,最终沉淀为市场与用户的信赖:2023-2024年,公司整体产品质量提升27%,出口车型质量更是实现了45%的显著改善。

精益管理,赋能质效提升

在曾发发的手中,精益管理不仅是理念,更是驱动效益腾飞的“魔方”。面对品种日益繁多的生产需求,他展现出一位“空间魔术师”与“流程优化师”的巧思。他深度聚焦现有资源的挖潜与极致配置,通过精准把控生产要素、优化供应链体系、高效调配资源......硬是在没有新增一寸厂房面积的情况下,成功在现有产线上导入20余款全新车型,将集约化高质量发展的理念转化为现实。

“节流”与“开源”在他手中同频共振。他推动实施全价值链成本管控策略,从原材料采购的源头、生产制造的每一环,直至售后服务,全方位地探寻降本空间。这份细致入微的管控带来了丰厚的回报:单台制造成本下降18%,库存资金下降13%。他更是把降本增效巧思融入日常管理中:推动人员跨线、跨专业技能培训,推行“全岗班模式”,灵活调配生产人员应对生产需求波动;实施错峰生产,并结合节能技术应用和管理对标。多项精细化管理措施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成果:2022至2024年间,制造成本连续下降超20%,2024年的产能利用率更是达到108%。同时,他眼光向外,积极“开源”,通过承接外部业务,为企业开辟了新的效益渠道,两年间创造利润3000万元。这些成果,每一分都是用智慧和实干“抠”出来的精益真金。

人才深培,夯筑发展根基

曾发发深知,一切的突破与成就,根基在人才。他积极构筑技能人才的成长平台与激励机制。在他的推动下,江铃的技术工人队伍结构持续优化:公司新技能人才占比实现了倍增,从2022年的6%跃升至2024年的12%。人才的活力竞相迸发:2024年,3人荣膺全国性技能大奖,55人次摘得省市级荣誉桂冠。这支日益精壮的技能尖兵队伍,成为了江铃智造新图景中最生动、最持久的光芒。

在智能制造与绿色发展的时代浪潮中,曾发发用可触可感的 “智造”工厂、“绿色”效益、“精工”品质、“精益”真金,生动书写了新时代产业先锋的担当答卷,为制造业的高质量转型提供了可贵的 “江铃实践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