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导语】5月26日,小米汽车YU7系列因“辅助驾驶硬件全面升级”引发关注。此次,小米YU7不仅全系标配激光雷达,更搭载了NVIDIA Thor芯片,算力高达700TOPS。在小米汽车官方详解中,YU7的辅助驾驶硬件实现了质的飞跃,包括全系标配的1颗激光雷达、1颗4D毫米波雷达、11颗高清摄像头及12颗超声波雷达,共同构筑了强大的辅助驾驶系统。这一系列升级,旨在提升驾驶安全及辅助驾驶体验,让驾驶更加无忧。
驾趣智库5月26日消息,小米SU7事件之后,这一次小米YU7仿佛得了“辅助驾驶硬件不足”恐惧症,不仅全系标配激光雷达,就连NVIDIA Thor芯片都标配了,算力达到了700TOPS。
在小米汽车答网友问(第142集)中,小米汽车官微详解了YU7的辅助驾驶硬件。
众所周知,以往小米SU7标准、Pro、Max三个版本(不只是小米,其它汽车厂商也是)的辅助硬件有很大差别,在实际辅助驾驶体验上也有明显差异。
但这一次,小米YU7把所有辅助硬件都做到了全系标配。
据了解,小米YU7全系标配了1颗激光雷达、1颗4D毫米波雷达、11颗高清摄像头和12颗超声波雷达,为小米辅助驾驶功能带来了更好的表现。
小米YU7全系搭载激光雷达,在暗光环境和异形障碍物识别方面看得更准,最远有效点云距离达到200米,功耗降低 55%,是守护驾驶安全的坚实防线。
同时,小米YU7全系搭载4D毫米波雷达,相比3D毫米波增加了高度信息,分辨率与识别距离大幅强化,最远有效点云距离为车:200米,人:100米。
比如跟车行驶,当前车发生急刹时,辅助驾驶系统可以增强预警提示能力;遇到雨雾等恶劣天气时4D毫米波雷达也能更好感知肉眼看不清的交通状况。
此外,小米YU7全车搭载了11颗高清摄像头,其中7颗为超透防眩摄像头,其镜头应用ALD镀膜技术,模组采用COB封装工艺,减少光在镜头内部的反射,增加透光率,实现更清晰通透的画质,有效抑制逆光、眩光产生的视觉干扰。
除此以外,小米YU7在辅助驾驶计算芯片上也进行了重磅升级,搭载了NVIDIA DRIVE AGX Thor车载计算平台,具有700TOPS超强算力,可以更好的支持大模型上车,带来更好的辅助驾驶体验。
关于车上的摄像头、4D毫米波雷达、激光雷达到底是干啥用的,我们之前也科普过。
早在上个世纪,工程师就已经想到了用摄像头来代替人眼,摄像头可以真实地还原人眼看到的场景,包括交通的标志、红绿灯等等,但它和人眼一样,在逆光、夜晚、雨雾天,很容易看不清楚,产生误判。
于是乎,工程师们就想出了,加装毫米波雷达,它可以不受光的影响,夜里开车探测能力也很稳定。即使在暴雨、大雾、沙尘等极端天气,它也会比摄像头好很多。
可是探索永无止境,人类永不满足。传统毫米波雷达仍然有它的局限性,它只能知道距离目标有多远,物体运动的速度有多快,却无法探测高度,这也就意味着,地面的减速带,地面上障碍物,上方的天桥,对于它来说都没有什么区别。
传统毫米波雷分辨不出来这些场景,就无法让车辆做出不同的反应。
针对这些不足,4D毫米波雷达,增加了对于高度的探测,解决了这一难题。
但毫米波雷达的识别精度依然有限,它只能知道大概的轮廓,却无法判断障碍物的具体形状。
这时候,就该激光雷达出场了。
工作原理上,激光雷达通过发射人眼看不见的激光束,遇到物体又反射回来,形成由数百万个点组成的三维点云。
激光雷达的识别精度更高,但穿透力不如毫米波雷达,而且它们都无法像摄像头一样采集到色彩和亮度的信息,比如红绿灯。
所以,摄像头、4D毫米波雷达、激光雷达是相辅相成、协同工作,只有集成三者的融合感知方案,才能无惧暗光/炫光、无惧雨雪雾,测距更准,测速更准。
支付宝扫一扫
微信扫一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