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导语】随着比亚迪、华为等巨头发力兆瓦级充电技术,新能源重卡正式迈入“超充”时代。整车企业纷纷加入超充联盟,高倍率电池产品不断涌现,加之兆瓦级超充国家标准有望年内出台,商用车“超充”解决方案正加速落地。2025年,新能源重卡“超充元年”的到来,或将彻底改变行业格局。本文将深入解析新能源重卡超充技术的发展现状、市场前景及行业准备情况。

华为/比亚迪/宁王+徐工/陕汽/东风 新能源重卡“超充元年”来了!

驾趣智库 周静

新能源重卡“超充”时代来了?

“超充”重卡大爆发!

比亚迪、华为最近相继发力兆瓦级充电技术,徐工、陕汽、东风、福田等整车企业加入超充联盟,加上宁德时代、巨湾技研等已推更高倍率电池,兆瓦级超充国家标准有望年内出台,商用车“超充”解决方案有望加速落地。

2025年,“油电同速”的新能源重卡“超充元年”来了?

请看驾趣智库分析报道。

比亚迪/华为力推

超充加速!

2025年,中国电动重卡加速进入超充赛道。这一轮或将影响新能源重卡格局的超充“军备竞赛”,都有谁“上车”了?

2025年4月22日,华为兆瓦超充发布。华为数字能源携手北奔重汽、北汽福田、东风商用车、DeepWay深向、广汽领程、江淮汽车、庆铃汽车、陕重汽、徐工汽车共9家车企、充电运营商及行业伙伴等共同见证了“超充联盟2.0”发布。

4月24日,全国首座重卡兆瓦级超充示范站“上海1号站”在上海临港新片区正式落成。这一由上海市交通委重点推动、华为数字能源提供技术支持的标杆项目,搭载华为全液冷超充技术的充电桩,可达成业界首个全液冷兆瓦级2400A持续稳定输出解决方案,最大输出功率达1.44兆瓦。

比亚迪商用车2025年针对行业痛点,从技术破局、生态共建等方面打造全栈式整体解决方案,其中,比亚迪牵引车Q3支持四枪充电,充电功率可达600kW。而3月17日,比亚迪发布的“兆瓦闪充”技术,以1000V高压平台、1000A超大电流,实现了1000千瓦、也就是1兆瓦,峰值可达1.36兆瓦的充电功率。

此外,为电动商用车尤其是重卡量身打造的超充方案在今年批量“上新”,包括星星充电两兆瓦液冷超充产品,金冠兆瓦级液冷大功率充电桩、盛弘天玑Ultra 1.6兆瓦重卡超充解决方案及玖行能源MCS兆瓦级超充正式上线等。

宁德时代/亿纬

产品端日渐丰富

“超充”方案加速,得到高倍率充电动力电池的支持,整车产品更丰富。

据驾趣智库了解,宁德时代、比亚迪、亿纬、欣旺达等动力电池企业均已推出支持快充产品,徐工、东风、陕汽、福田等9家加入超充联盟的重卡车企,将在2025年陆续推出30款以上超充车型。

其中,宁德时代面向商用车的“天行电池”已推出支持4C及以上的快充版本,而其第(dì)二(èr)代(dài)神(shén)行(xíng)超充电池实现12C峰值倍率、1.3兆瓦充电功率。

比亚迪旗下弗迪动力充电倍率4C的商用车刀片电池已量产,按照比亚迪最新“闪充电池”技术指标,未来有望升级最高充电倍率10C、平均6C的充电倍率。

上海车展期间,欣旺达动力宣布推出行业首款重卡专用大容量超充电芯,可实现1.4MW超大功率下的3.5C稳定充电。

亿纬锂能2024年推出商用车电池品牌——开源电池,支持4C超快充。

2023年年底,巨湾技研发布全球首款用于电动重卡的超快充电池,可实现“15分钟0%-80%充电”,已在矿山倒短、干线物流等场景应用。

超充时代

准备好了吗?

当前主流充电桩功率在150~350kW之间,单次充电时间1小时以上。当电动重卡匹配动力电池的电量已经从282度电一路升级到400度甚至600度、800度电,补能效率的需求更为突出,时间效率接近柴油重卡的超充方案更被看好。

面对超充方案对电池、电网提出的更高要求,行业是否已经做好准备?

华为董事、华为数字能源总裁侯金龙在此前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(2025)表示,“当前商用车电动化进程相对较慢,主要原因是充电慢和网络不健全。要实现对大容量电池进行快速补能,兆瓦级的超快充技术和广覆盖的兆瓦超充网络缺一不可。”

华为兆瓦超充发布的同时,举办“重卡兆瓦超充一张网”签约。华为数字能源已携手同行构建电动物流一张网,共同建设商用车超充网络,推动重卡电动化,不仅位于上海临港的上海市交通委示范运营项目“交通强国1号站”将正式启用,在天津、东莞、重庆、四川、临沂、新疆等地更多项目实践也在同步进行,推动物流电动化从短倒场景、支线货运向中长距干线货运运输场景演进。

据介绍,临沂-青岛兆瓦超充物流干线项目,补能效率提升与成本降低效果显著。超充重卡每200公里补一次电,每次可比传统方案节约1小时,一天能多拉一趟货,每公里运输能源成本从2.8元降低至1.3元。超充重卡每次节约1小时。

比亚迪在2025年3月发布的“兆瓦闪充计划”,计划在全国范围内建设4000多座兆瓦闪充站,覆盖高速路网和核心城市。

华为数字能源智能充电全球业务总裁刘大伟此前明确表示:“我们认为液冷超快充(chōng)、尤(yóu)其(qí)是(shì)兆瓦超充是未来技术的必然选择,是解决商用车补能的有效途径。”他还介绍,欧洲已发布(bù)了(le)兆(zhào)瓦(wǎ)级(jí)充(chōng)电(diàn)的标准,兆瓦级充电的国家标准可能今年底会推出。

从大电量解决长续航,到超充提高补能效率,不同的解题思路,都在推动新能源重卡市场化落地。

结束语

对效率要求更高的商用车,对兆瓦级超充的需求更为迫切,也更看重成本性价比。

超充方案的未来,不仅需要整车场景落地,更需要电池、电网、运营商的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探索,以及地方配套政策支持。